中醫藥防治骨質疏鬆的指南來了,快收藏!
2022-10-20

骨質疏鬆已成為困擾老年人群的主要疾病,其發病率已經緊隨糖尿病、老年癡呆,躍居老年疾病第三位。骨質疏鬆症最大的危害是易導致骨折,與骨質疏鬆相關的骨折在老年人中發病率高達30%以上。近年來,年輕的都市女性中患骨質疏鬆的人也越來越多,亂減肥、怕日曬、少運動是主要原因。

骨質疏鬆,防治骨質疏鬆

一、什麽是骨質疏鬆

骨質疏鬆是常見的骨骼疾病,是一種以骨量低、骨組織微結構破壞,導致骨脆性增加,易發生骨折為特點的全身性骨病。中醫學將骨質疏鬆歸屬於“骨痿”“骨痹”“骨枯”“骨蝕”等範疇,以腎精虧虛、骨枯髓減為本;以瘀血痹阻、骨絡失榮為標。中醫學認為骨質疏鬆是先天遺傳、飲食勞倦、年老體衰、情誌等原因所致的腎虛,病位在腎,與肝、脾有關;骨質疏鬆輕者引起全身性漸進性骨痛,重者導致髖部、腰椎的脆性骨折。


二、骨質疏鬆的表現

骨質疏鬆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的臨床表現,隨著病情進展,骨量不斷丟失,骨微結構破壞,可能會出現骨痛、脊柱變形,甚至發生骨質疏鬆骨折等後果。


三、中醫防治骨質疏鬆

1、脾氣虛弱型:脾氣虛弱型骨質疏鬆的特征是腰酸背痛、身體消瘦、四肢倦怠無力,同時伴有舌苔淡白、大便溏薄、不願說話等。調理的原則是健脾、壯骨以及益氣。

2、腎精不足型:腎精不足型骨質疏鬆的特征是筋骨無力、患處酸楚隱痛,同時伴有舌淡紅、閉經、精液少、動作變得遲緩、頭發脫落或牙齒鬆動、早衰以及耳鳴健忘等。其調理的原則是養髓壯骨和滋腎填精。

3、肝腎陰虛型:肝腎陰虛型骨質疏鬆的特征是腰膝酸痛、彎腰駝背、四肢無力,同時伴有失眠多夢、遺精、五心煩熱以及身體消瘦、耳鳴和眩暈等。調理的原則是滋腎養肝以及填精壯骨。

4、陽虛濕阻型:陽虛濕阻型骨質疏鬆的特征是腰部冷痛、身體轉動不靈活,陰雨天或寒冷時疼痛感加劇,同時伴有舌淡、舌苔白膩等。其調理的原則是溫通經絡以及散寒祛濕。

5、氣血兩虛型:氣血兩虛型骨質疏鬆的特征是腰部酸痛、四肢麻木和軟弱、患處腫脹以及全身乏力,同時伴有舌淡、舌苔發白、臉色無光澤等。調理的原則是氣血雙補和養髓壯骨。

6、氣滯血瘀型:氣滯血瘀型骨質疏鬆的特征是骨關節疼痛、疼痛處固定,易出現骨折,同時伴有舌頭上有淤斑或淤點。調理的原則是化瘀止痛以及理氣活血。


四、骨質疏鬆的預防

1、均衡飲食:每日攝入牛奶300mL( 牛奶的含鈣量在100-12mg/100mL之間) 或相當量奶製品、富含維生素D、鈣、低鹽和適量蛋白質的均衡膳食,避免嗜煙、酗酒,避免過量飲用濃茶、咖啡和碳酸飲料。

2、食療藥膳:肝腎虧虛型骨質疏鬆症可食用以下藥膳:枸杞羊腎粥、山藥枸杞甲魚湯、桑椹牛骨湯、鍋牛尾、桑椹杞子米飯。

3、傳統養生功法:傳統養生功法可顯著改善患者生物力學和血清生化指標,提高骨代謝及骨密度,延緩骨量的流失,改善疼痛及肢體活動狀況,如易筋經、五禽戲、八段錦等。

4、適度日照:適度日照能促進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,但需注意避免烈日下暴曬灼傷皮膚,同時也要注意時長。

5、補充鈣製劑、維生素D:充足的鈣攝入對減緩骨丟失、改善骨礦化和維護骨骼健康有益。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建議,成人每日鈣推薦攝入量為800mg,50歲及以上人群每日鈣推薦攝入量為1000-1200mg。高鈣血症和高鈣尿症時應避免使用鈣劑。高尿酸血症患者補鈣時應多飲水和多運動,防止腎結石的形成。充足的維生素D可增加腸鈣吸收、促進骨骼礦化、保持肌力、改善平衡能力和降低跌倒風險。

中醫藥防治骨質疏鬆的指南來了,快收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