沒有暖氣與空調,看古人如何取暖?
2022-10-19

今年的天氣一反往常,溫度說降就降,人們早早地就拿出了冬天的裝備:電暖爐、熱水袋、暖寶寶、保暖衣、羽絨服等。今天,我們可以享受到這樣的溫暖,那在經濟和居住條件遠不如今天的古代,古人如何取暖的呢?

古人如何取暖,取暖

一、舊石器時代

在舊石器時代的居住遺址內,發現了北京人用火的燒土麵和灶坑,說明人們主要是通過燒火取暖。

春秋時期,人們開始使用“燎爐”燒炭取暖,燎爐一般附有炭箕,用來轉移火種和添加木炭。此外,平民還會用鬲,貴族用陶或者銅鼎來烹調食物,都是在器皿下通過柴和炭生火。在食物選擇上,會挑生薑、羊肉和狗肉等性暖的食物。有時候,人們還會飲酒抗寒保暖。


二、秦朝時期

秦朝時,在貴族以及皇宮內出現了“壁爐”和“火牆”等用以取暖。壁爐裏主要是用燒炭來禦寒,同時將出煙孔放在室外,避免炭煙中毒。

另外,在秦興樂宮遺址中還發現了火牆的做法,即用兩塊筒瓦相扣,做成管道包在牆的內側,與灶相連通,已經具備了火炕、暖氣的雛形。


三、西漢時期

漢武帝時,建立溫室殿,殿內設有各種防寒保暖的特殊設備,供皇帝冬天居住;皇後的宮殿則通過花椒和泥塗抹來取暖,被稱為“椒房殿”。

而大多數百姓則是在家裏置一些簡易的火炕,起初人們壘土為洞,支撐天然石板,在裏麵點火後可以防止火光竄出來釀成火災。後來人們將其與做飯的鍋灶相連通。條件好一點的人家還會選擇在壘出的土炕裏燒些炭取暖,為了防止中毒還會再弄一個煙囪,將炭煙排出。


四、唐朝時期

唐朝時期,中國封建社會發展到了鼎盛階段,取暖設備也有了較大改進。《開元天寶遺事》記載“西涼國進炭百條,各長尺餘。其炭青色,堅硬如鐵,……燒於爐中,無焰而有光。每條可燒十日,其熱氣逼人而不可近也。” 看來,那時連皇宮中的炭都很傲嬌。

唐代時,人們還發明了手爐,橢圓形的銅質爐內放火或者尚有餘溫的灶灰,爐子外加罩。


五、宋朝時期

宋朝時,進貢的炭要製作成野獸的形狀,宋高宗甚至要求進貢的炭必須是“胡桃文鶉鴿色”。宋朝還賞賜軍隊衣物和炭火,禁軍中負責拱衛京師的軍隊賞賜的材質是上等貨,偶爾還會得到賜酒。而那些駐守在北方苦寒之地的將士則穿紙甲來取暖。

宋朝還有一種特殊的保暖用具,叫“湯婆子”。一般是由錫或者銅製成橢球狀或南瓜狀的瓶子,上方開口帶有帽子,從這個口子裏灌進去熱水,臨睡前放在被子裏。直到清朝甚至現代,湯婆子依然是百姓家的“取暖神器”。


六、元朝時期

古代蒙古族的主要居所就是蒙古包,在木頭製成後,用毛氈搭建,毛氈基本是羊毛、駱駝和牛的皮繩以及馬鬃尾製成,這樣搭建出來的蒙古包十分保暖。

當然,蒙古族人也會通過火來取暖,隻不過他們的生火材料是牛糞、馬糞。人們在夏季時將牛馬的糞便收集起來,曬幹後儲存,冬季時燃燒以取暖。


七、明朝時期

明代時,手爐的樣式開始變得繁多起來,甚至可放在袖中。人們在手爐中除了放置取暖的炭灰,還會放些香薰和藥材,手爐逐漸成為貴族把玩的藝術品。

在搭建皇宮時,明朝的建築師們都想方設法保證皇帝和後妃們的保暖,比如他們會在宮殿的牆壁中砌成空心的“夾牆”。牆下麵挖有火道,添火的炭口設在殿外的廊簷底下。在炭口點火後,熱氣就會順著整個夾牆瞬間提升屋內的溫度。


八、清朝時期

清朝的皇宮中有暖閣,是根據火炕原理改造成的地下火道,《宮女談往錄》中,慈禧太後身邊的宮女就回憶道:“宮殿建築都是懸空的,……燒好了的炭,推進地下室取暖,人在屋子裏像在暖炕上一樣。”

宮裏還專門設置了負責供暖事宜的機構,稱作“惜薪司”。此外,室內還設有熏籠。熏籠分為盆和籠兩個部分,大的熏籠達數百斤,有一米多高,有的是青銅鎏金的,還有的是琺琅的。在太和殿、中和殿、保和殿等處都設有熏籠,熏籠樣子十分華麗。

沒有暖氣與空調,看古人如何取暖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