涼意漸濃,您的養生清單該上新了!
2022-09-22

秋季氣候由熱轉涼、晝夜溫差逐漸拉大,人們體感分明,需逐漸適應,此時您的養生作息及食譜都要調整上新了。

養生,秋季養生

一、護“鼻”“膚”

皮膚是抵禦外界風寒入侵人體的第一道屏障。中醫認為“肺主皮毛、開竅於鼻”,秋涼之時,可以攜帶一件輕薄防風的“皮膚衣”,避免發生感冒、關節痛等,或者搭配一條絲巾,保護後頸部防止受風。此時節,鼻子是呼吸係統的保護對象,宜經常使用冷水洗臉洗鼻,有助於預防流感。


二、嚐秋果

夏吃瓜、秋吃果,包括水果、堅果等,口味選擇宜多酸少辛,可生津消熱通便。比如葡萄能健脾和胃,對氣血不足體質有補益作用;石榴能生津止渴潤喉,並富含花青素,有助人體抗氧化、滋養皮膚;秋梨堪為應季水果之星,能養肺生津、緩解秋燥;番茄、烏梅也是不錯的選擇。其他如核桃、榛子、花生等有助人體獲取維生素E和微量元素,有滋養潤腸功效。不過,五香或微烤的堅果易使人口咽幹燥,除控製攝入量外,還需配合補水。


三、飲秋湯

俗話說“冬吃蘿卜”,其實到秋分,就可以多吃些蘿卜了,尤其是大白蘿卜,富含大量的水分、粗纖維、芥子油和維生素C等,非常適合幹燥的秋季。還可以用馬蹄、玉米、蘿卜,細火慢煮,營養充分融合,煮出的湯清香甘甜,特別滋潤,秋季一定別錯過。


四、吃秋菜

秋季的應季蔬菜中,蘿卜纓是很容易被忽略的一種食材。這個時候,蘿卜纓正嫩,簡單烹調一番,就是一道獨具秋日特色的小菜。蘿卜纓可以加點油鹽醬醋涼拌,非常爽口。白菜也是秋冬季節的典型食材之一,小白菜的香味更加濃鬱,吃起來口感也更有嚼勁,此時的小白菜無論是炒菜吃還是做餡都非常美味。


五、不露足

現在早晚溫差較大,中醫認為“寒主收引”,足底足跟部主要是腎經循行之處,受寒易引發抽筋等。此時宜遵從“不露足”的原則,防止承受“足跟痛”之苦。另外,足部受涼還可導致腹痛腹瀉,脾陽虛體質者尤其要足部保暖。晚上可做做“足浴”,用純熱水或在熱水中加一些具有散寒、活血、通經絡作用的薑片、鹽、艾葉、花椒等泡足,適合體虛老人和寒濕體質的日常保健,能緩解手足冰涼、減輕下肢水腫。


六、潤秋燥

秋季氣候漸幹,人體皮膚、毛發、口唇會出現幹燥表現。除了外用潤膚露和潤唇膏,可以通過食譜中肉菜合理搭配,即可列出一份涼爽清潤的防燥菜單。鴨肉性涼,味甘鹹,有滋陰養胃功效,搭配百合、竹筍等烹飪,可佐餐飲湯,老少皆宜,尤其是體虛內熱、食欲不振、便秘、水腫者。甲魚配伍枸杞、山藥燉煮更是中醫補腎滋陰的經典藥膳之一。不停講話的老師們,飲一杯蜂蜜柚子茶能潤喉潤肺;上班族勞累失眠時,一盅銀耳蓮子桂花羹有助滋陰潤肺、養心安神。此時也應多飲溫開水,還可選擇養陰潤燥的豆漿、牛奶、淡茶等有“內涵”的水,但要避免烈酒、濃咖啡、濃茶等“厚味”之水。


七、解秋乏

1、融入自然:秋季天高雲淡,慢跑騎車、郊外暢遊、登山遠眺有助於人體吸收大自然的陽氣。登山前注意準備帽子和薄外套,防止多汗後受風。老年人可做操快走,緩中加力,鍛煉骨骼肌的同時還能改善心肺功能。

2、頂起精神:上班族勞累困倦時,端坐閉目,用手掌大魚際按摩百會穴(兩耳尖直上到頭頂,和頭正中線的交點),順時和逆時針方向按揉30圈,完成3組,以局部微感脹熱為宜,能升發陽氣,神清氣爽地再次投入工作。頭痛、失眠者,用空掌心輕輕叩擊百會穴,每次10下、完成3組。久對電腦、視物疲勞時可配合雙耳垂揉按,拇指和食指配合,多次輕輕按揉,每次1分鍾,具有清心明目作用。

3、戲解困乏:中醫五禽戲通過肢體鍛煉,促進氣血通暢、保養髒腑。“鳥戲”主肺,應和秋季。人體直立時模擬鳥兒水平展開雙臂,上舉過頂、下落平肩,配合單膝90度交替上抬(建議“四八”拍節奏),可補肺氣、寬胸膈,增強血氧交換。

涼意漸濃,您的養生清單該上新了!